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按照局党组工作部署,以学习百年地质光荣历史为起点,以展示服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等重大成果为荣耀,以传承优 秀地质文化为精神动力,以肩负开拓新时代中国地质工作为使命的2018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围绕怎么看当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形势、如何推进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和改造传统地质调查工作,必须围绕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粮食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三个深刻转变”为各单位业务调整、机构设置、创新方向、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以基础和矿产地质调查为基础,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服务和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及中南地区重要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与评价、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家战略和民生工程。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地质调查队伍,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压力,更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一是统一思想。既要激励地质科技人员在专业知识、业务技术方面再学习、再扩展、再提高,更要引导他们认清当前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局党组战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思想认识方面的根本转变,把保障能源、水、矿产等资源安全与支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定位落实到实处。
二是调整业务布局。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73名,其中基础地质占8.4%,矿产地质占26%,水工环地质占27%,灾害地质占8.4%,油气地质占7.3%。未来三年项目经费中基础地质占10%,矿产地质占5.6%,水工环地质占50%,灾害地质占9.6%,油气地质占24%。如果不进行业务布局调整,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将面临无项目可干的局面。因此,对原有队伍结构进行调整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种调整绝不是简单的安置、分流人员,更不是保饭碗、保工资。这种调整应当是强化基础地质的作用与广泛应用。实践表明,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页岩气、水工环地质、海岸带地质、扶贫攻坚和支撑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无一不是基础地质理论与成果发挥基础作用的体现。
三是加快干部队伍建设。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为51岁,干部老化问题严重,在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知识结构和发挥部门工作合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尽快进行调整。必须按照“五不唯”标准,让那些品德好、能力强、有担当的年轻人尽快走上部门负责人岗位。同时,着力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打造一支严守政治纪律、主动服务一线的干部队伍。
四是培养人才和团队。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紧缺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面临的紧迫问题,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优 秀地质文化为源动力,以“五问”、“五不唯”为标准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团队建设。要用好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加强与共建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弥补短板。要适应新形势和主业发展,引进实用性高水平人才,引领创新团队建设。要落实局党组关于优 秀地质人才的系列政策措施,把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培养重点,形成紧密而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要逐步建实建强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多年来中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形成的人才、团队、成果和信息优势,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坚持以我为主、以国家需求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力争在页岩气富集成藏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防治理论与技术、城市(群)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与监测预警技术、华南陆壳增生过程与成矿动力学等4个创新方向上取得突破。百年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等成果、资料和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在每个二级项目明确一个信息化工作岗位,把信息化落实到实处,把信息化建设建得可靠、建得科学、建得实用、建得长久。
六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将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作为政治要求和政治纪律,贯穿到全部工作的始终,落实到坚定不移贯彻局党组决策部署全过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加上工作方式方法缺乏与时俱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勇于担当,发挥“头雁”效应,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迈上新台阶。
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已经扬帆起航,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在贯彻落实局党组决策部署上,落实在推动“两重”工作上,脚踏实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作者: 刘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