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1吨散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1吨电煤所产生的10倍至15倍。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需要长期使用,但是散煤一定要替代。现阶段,中国散煤治理比集中燃煤治理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说。
散煤治理成效显著
据了解,中国每年有20%左右的煤炭用于无任何环保治理措施的民用农村取暖和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领域中小型燃煤设施散煤消费。工业领域散煤消费主要用于燃煤小锅炉和建材工业小窑炉,民用散烧煤总量约2.34亿吨,占散煤消费总量的约31%。
在会上,中国煤控研究项目组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8》。该报告指出,2017年随着经济回暖,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增长,中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0.4%。据初步估算,2017年散煤消费量为4.69亿吨标准煤,同比减少6500万吨。根据数据推算,散煤减量将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增长幅度拉低了1.5个百分点。
“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际完成‘气代煤’‘电代煤’近600万户,据初步估算,减少散煤消费约1800万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禁煤区’的建设,实际淘汰燃煤小锅炉10万余台;2017年‘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整治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受此影响,建材工业小窑炉总计减少散煤燃烧3242万吨。”上述报告指出。
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我国散煤治理相对滞后,但潜力巨大,散煤治理是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潜力来源,是中国能源清洁转型的托底任务,其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将逐步显现。
汾渭平原成为新战场
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重点区域有了新的调整,珠三角退出,汾渭平原进入。
据悉,汾渭平原处于煤炭主产区,产业结构严重依赖煤炭,散烧煤问题突出。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冬季取暖要消耗2亿多吨的散煤。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散煤消费量约为6000万吨。据统计,汾河谷地农村每一户的年平均散煤用量高于京津冀同等纬度地区,山西户均年用煤量为4吨至5吨,煤质较差,硫分约1.5%。2017年,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汾渭平原成为“十三五”中后期散煤综合治理的主战场之一。
据了解,当前,民用散煤消费主要以北方冬季取暖为主,小锅炉散煤消费集中在工业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及周边。而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建材行业小窑炉散烧煤消费量约1.3亿吨。
“我们提出的散煤治理目标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通过清洁高效利用、减量和清洁能源替代,在2017年散煤治理的基础上,力争2018年散煤消费减量6000万吨。其中,民用散煤减少1500万吨,工业小窑炉散煤减少3000万吨,小锅炉散煤减少1500万吨。”中国煤控研究项目分析师李雪玉表示。
散煤治理面临众多挑战
“散煤治理应严控散煤市场,从源头控制,防止劣质散煤流入市场。要大力推行优质煤替代、清洁能源替代。此外,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标准、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等多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煤炭的减量。”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会上说。
散煤综合治理任重道远,在经历了去年冬季的“气荒”之后,今年重点区域清洁能源代煤项目的推进需更加理性。由于“电代煤”取暖成本居高不下,“双替代”现有政策补贴期限已过半,未来补贴路径尚不清晰,财政压力持续增加等因素的限制,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尤其是“2+26”城市民用散煤治理难度将加大。
“2018年,民用散煤治理应在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策略,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农村用能安全,从成本分摊机制、清洁能源价格改革、供热体制、技术进步、市场良性竞争等多维度出发破解清洁能源取暖的经济性问题。”前文所述报告指出。
同时,与会专家指出,对于小锅炉散煤治理可以采取近郊区淘汰、替代,远郊区上大压小的策略。工业小窑炉散煤治理需要不断提高落后产能淘汰门槛,“提高标准、加大力度、疏堵结合、做好台账、动态跟踪。”△